這幾天上山練弓
雖然大多數的人都是之前就認識的
但在這幾天密切相處過後
忽然發現
自己對人們的認識
好像很淺薄
也許是因為大家都穿著一樣的服裝
從事著一樣的愛好
所以我腦中預設大家都是一樣的
但實際上每個人都有許多不同的面向
如果說人像是一本書
我對弓友們的印象
只基於一同練弓的篇章
所以當我不小心多讀了幾頁
就常會有刷新三觀的感覺
像是一起住宿的學弟
女兒竟然都已經小六了
或是道場多出了一些設備
竟然是某位學弟
利用他的木工技能幫忙做的
也許某天我也會發現
一起練弓的學長
是海軍上將青雉之類的
畢竟我們都不太熟悉
彼此在弓道世界之外的生活
每當我發現這些意料之外的事情
總是不自覺的想調整對人的看法
通常是想著不好意思
一開始太小看學弟們了
他們在某些方面
其實是我的前輩
不過後來想想
我們應該要依照人們外在的身分或技能
來調整對他們的看法嗎
這樣的話豈不是隨著逐漸深入了解一個人
眼光也要一直上上下下的變動
有沒有更安定的標的可以依循?
例如一個人的言行氣質
以及與人的相處模式
這些東西就比較不會隨著深入瞭解而變動
就像是一本書的風格
嗯..說風格也會有畫風一變的時候
但整體的文筆
與潛藏在字裡行間的格調
是不容易有變化的
所以這次的弓道講習
我學到的是
不要輕易以為自己了解一個人
我們通常只讀過他的幾篇內容而已
第二點是
不要以一個人外在身分或技能
來判定對方的高低價值
而是透過一個人的言行
來認識他們的本質
以上
弓道練習生 左京 淳
宜蘭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