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莎
最近雖然過著無業生活
但作息都還滿規律的
出門的時候會看見接送孩子上學的車潮
我則是慢慢地騎車
去附近的路易莎報到
我家附近的路易莎很小間
有插座的長桌只有一張
於是來久了便發現
常常遇見一些熟面孔
好像大家變成同事似的
其中最惹人注目的
是喜歡一個人佔三個位子
掛著耳機腳開開的香港大叔
另外還有一個會來打毛線的女生
和一個在Mac電腦上
貼了貓咪貼紙的阿豆仔
加上我和一些其他客人
就構築出了這家店的小生態
雖然路易莎是連鎖店
但我家附近的這家
居然開出了一種地方小咖啡館的感覺
難怪人家都說小圈圈 小圈圈的
圈圈真的要小
才容易產生親近感呀
—
錄英文
最近也開始錄製英文podcast
靠著AI的神輔助
把我的腳本修成更自然的英文
然後也會利用朗誦用的AI
聽怎麼用道地的語調唸文章
我就這樣一邊做節目
一邊學文法和發音
感覺練久了應該會進步很多
雖然聲音語調方面
感覺AI比我自己念得自然很多
我也有一剎那想
是不是乾脆用AI的聲音來錄節目就好
不過
由於聲音也是一種演出
單純用AI雖然也能模仿人的聲調起伏
但卻沒辦法表達出特定的情緒張力
況且
我自己也想練習英文發音
不想浪費家族遺傳的美聲
所以還是自己來吧
話雖如此
當我在錄英文時
遇到不熟的字就會吃螺絲吃很多根
(還好剪輯後聽不太出來)
一定要把生字和句子練到熟
不需要思考之後
嘴巴才跟得上
恩..可能是大腦連接嘴巴的網速不太夠
一有雜訊就會卡住
說起來我們在學習很多新事物的時候
也常常是大腦感覺懂了
但身體或手手說它不懂
雖然現在節目還沒什麼人收聽
但也有外國網友留言說很喜歡
鼓勵我繼續做
有時候聽眾的鼓勵
真的也是很重要呢
可以拿來消解一些自我懷疑
現在我感覺錄英文節目比錄中文有趣
可能是錄英文會有種前進感吧
除了一邊練習外文
內容本身也經過進一步的整理
從單篇的日記型態
變成了review
每一集都有特定的討論主題
感覺別有一番滋味
—
新戰袍
在當創作者aka無業遊民一陣子之後
最近忽然靈光一閃
想要來客製自己的制服
上面寫
閒置村民
Freelance Villager
感覺應該很不錯
無業遊民也要有自己的制服呀
之前做的另一件妻子募集中
倒是已經穿舊了
老婆本也被我花在遊學之旅上
人家說男人沒錢就會變乖
現在就專心地做閒置村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