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好猶豫。
是要寫懷念的青澀年少時期
還是寫出社會後飛去京都留學的事呢?
寫京都的事情好了,比較有料:p
在飛去京都之前
我在日文補習班惡補會話課
當我跟老師說起要去京都留學的事時
她回應說:「阿~當學生真好呀。」
原來重點是當學生而不是去京都嗎?
後來回頭想想
確實當學生的心境跟去工作很不一樣呢
我現在的生活習慣
有很多是那時期開始養成的
包括每天寫日記、住在咖啡館
也拍了很多很棒的照片
說真的
去日本可以追櫻 追楓 追雪 追夢
有台灣沒有的宏偉城堡和優美的寺廟庭園
甚至連煙火的形狀都不一樣
日本人說的花火
那是真的像花一樣有莖葉的煙火
不過也不是每個人都適應在海外的生活
大概得帶點邊緣人特質吧
如果心裡羈絆比較深的話
就很容易思鄉
在語言學校裡
我遇到了比上半輩子加起來還要多的外國人
大家的性格意外的相似
在教室裡 每個人都可以像個孩子
說起來一年間也發生了很多事
跟大家一起去泛舟、烤肉、逛祭典、跑市集、
泡錢湯、溜冰、登山、打球、唱歌、賞螢、做點心
每次的約會都很棒
不過大多數的時候
我習慣自己一個人泡在咖啡店
讀讀日文小說
三不五時跟店員聊聊天
也算是日文會話了吧
後來也厚著臉皮
以常客的身分參加了新入店員的迎新餐會
還一起跑去摘草莓
(草莓不能吃太多會肚子痛!!)
站在咖啡館前的高瀨川旁
有時我會想人生這樣就很好了
然後把自己的影子留在了那裏
後來到東京工作
抽空回京都省親的時候
也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乘著新幹線
越過田 越過海
搖著搖著進入夢鄉
醒來時就在京都了
簡直像要作夢才到得了的地方」